主页 > 实时热点 >正文

等三年徐峥新片,五分钟看哭了

徐峥又出新片了。

不是传说中的《印囧》,而是一部关于足球的短片,《射门》。

正巧赶上 2022 卡塔尔世界杯决赛。

戏外,是阿根廷大战法国,老将梅西的谢幕之战,结果将于明日揭晓。

Sir 看着朋友圈里的球迷朋友们,一边晒着体温和两道杠的抗原,一边熬着大夜看球,指点江山,热爱不减。

别有一番趣味。

戏里嘛 …… 你以为徐峥是要拍国足?

请看这个镜头。

球落到了一只狗的旁边,这只狗顺势就带球 " 进攻 " 了起来。

狗也能踢球?有骂人的嫌疑?求国足此刻心理阴影面积?

并不是。

嬉笑怒骂的背后,徐峥想说的,其实是一个个的普通人。

就像 " 人人有功练 "。

在这里,是人人有球踢。

01

如果你看过《少林足球》,恐怕会对结尾的一段 " 日常生活 " 印象深刻。

在周星驰的带领下,掀起了一股全民学功夫的热潮。

于是大街上,踩香蕉皮的美女不再摔倒,一个后空翻,轻松站稳。

于是停车靠功夫,赶车靠功夫,修剪花草树木也靠功夫。

" 玄幻 ",但同时也很日常。

但如果将功夫换成足球呢?

在一个熙熙攘攘的闹市,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,开展一场各展神通的射门比赛?

这便是《射门》的全部内容了。

故事从一个足球从天而降说起。

哪来的?不重要。

重要的是被保安大哥发现了。

怎么办?

左看看,右看看,失物无人招领,更找不到 " 罪魁祸首 "。

本能地,他瞄准了前面那个空荡荡的脚手架。

射门!

谁料到面对无人看守的大门,保安大哥发挥了国足的优良传统。

俯身,叉腿,砰~

力道挺大,可球走的弧线却毫不丝滑。

这下惹到了旁边的美女嘲笑。

不甘心。

他干脆搁下对讲机、茶水壶,上手把球摆正,撸袖子,还 " 嘿 " 一声自己给自己打气,砰~

这次是起高了。

这个门就是进不去?

于是,送水小哥看不下去了,抬起一脚。

打边框上。

环卫大姐下场。

球正正好地 …… 砸在了旁边的垃圾桶上。

快递员、服务员、清洁工、建筑工人 …… 于是你方唱罢我登场,诙谐的音乐响起,一场射门助力赛正式开启。

5 分钟的时间里,紧张刺激感丝毫不少。

再加上中间还夹杂的阻拦与障碍,影片变得节奏感十足。

但问题是,仅仅如此吗?

如果你看了这个短片你就会发现。

全片没有一句正式的对白。

更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演。

什么意思?

比如说对白,短片的声音只有两种,一是环境音,一是后半程贺炜的足球解说。

前者。

是小哥正铲着墙面上小广告的声音,是锵、锵、锵。

是环卫工人打开水龙头的声音,是哗、哗、哗。

是引擎声、是鸣笛声、是车轮声,是交谈声,也是嬉闹声、脚步声,各种各样的碰撞声、摩擦声 ……

是除旧迎新的开工声,也是城市重启的声音。

后者呢。

是我们熟悉的足球比赛解说声。

这些年来,只要是看过足球比赛的,几乎没有人不认得这种声音。

它是茶余饭后电视上的背景音。

是我们生活与记忆的一部分。

是的,群像。

群像之下,透露出的是对城市恢复生机的希望。

主演是谁不重要,在这里任何人都是主演。

于是,短短 5 分钟的短片里,徐峥找来了足足 29 个 " 主演 ",分别饰演了 18 种职业,每个职业都尽可能地体现了自己的特点。

比如说快递小哥疲于赶路,只能骑着车,轻轻地拨那么一脚。

比如说清洁阿姨,她的停球方式不是用脚,而是用手里的扫帚。

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项 " 活动 "。

他们可以是你,也可以是我,可以是这个城市里的任何人。

于是,在一声哨响之下,整个城市都恢复了日常的烟火气。

最直观地来看,当你看到这一熙熙攘攘的场面,看到这一个平凡的广场,看到这些没有被遮住口鼻的笑容,会不会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?

这球,到底怎么踢,还重要吗?

02

但问题来了,徐峥拍的这个短片,真的只是谐趣地讲一个踢球的故事?

只是呈现了理想中的日常?

在短片视频号的评论里,观众异口同声地说:

" 我怀疑你在调侃国足 "

" 原来这么多人都和国足水平差不多 "

原因其实很简单。

正值世界杯期间,再加上前段时间业余球队击败中超球队的新闻,确实让人大失所望。

但仅仅如此吗?

在 Sir 的印象里,在短片领域,徐峥一直是一个喜欢以小见大的导演。

比如《我和我的祖国》里的《夺冠》。

他试图再现国人的女排情怀,但没有按惯例拍比赛,而是另辟蹊径,瞄准了小男孩冬冬蠢蠢欲动的少年心事。

一边,是举世瞩目的排球赛,电视信号不好,得靠他这个 " 人肉 " 天线支撑着,才能正常显像。

一边,是他喜欢的女孩就要出国了,比赛到了紧要关头,女孩的离开也进入倒数时刻。

怎么办?

是为了让大家正常看比赛直播,坚守岗位,还是干脆撂挑子,去追喜欢的女孩,成了他的两难。

最终,来自街坊四邻的殷切期盼,和那份国旗下的模糊感召,让他在即将跑向女孩的最后一刻,刹住了车。

成全了集体的荣誉感,却留给了自己一丝懵懂的遗憾。

而《我和我的父辈》里的《鸭先知》呢?

主角是一位拍出了中国第一支商品广告的父亲。

原本该是一位嗅觉灵敏,眼光独到的聪明人,徐峥却拍出了这个男人因不被理解,所流露出的笨拙。

春江水暖鸭先知,因为鸭子总是第一个下水试温。

可对于岸上的其他动物来说,鸭子报春却像是无稽之谈,因为这看起来明明还是大冬天嘛。

你看,无论是多么宏大的、飘渺的题材,他都能找到小切口,拍得很轻盈。

一方面,是以小见大,拍小事。

一方面,是寻找观众与主角在微观层面的情感共振。

在荒诞、好笑里,找到人们俗世生活和精神向往之间的那些裂缝。

拍得很有巧劲。

那么《射门》呢?

如果不仅仅是一场射门比赛,那么每个人都想踢进的这个球,到底代表了什么?

是的,这群 " 球员 " 其实就是我们。

是保安、送水工、快递员、送货员、房产中介、白领 …… 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。

而球,其实就是我们努力追寻的那个目标。

但所谓射门,是不是也代表着每一次努力的过程中,时常打偏,时常付之东流的努力?

显然徐峥没有这么悲观。

一个细节。

最开始,人们面对的球门是空门,一个脚手架。

后来,球门前立起了一个充气广告人,射门角度变小。

最后,目标又开始缩小,变成了脚手架上的钢丝圈。

难度一步步升级。

为什么在没有进球的情况下非但不降低难度,反而增加砝码?

或许,这就是徐峥这部短片的可贵之处——

人,总是会对更美好的生活抱有向往,即使我们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,依然想要 " 更好一点 "。

而这,也正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。

所以射门很重要吗?

很重要,因为那是个鼓舞人前进的目标。

但射不射进门却没那么重要。

看看这群快乐踢球的人们就知道了,努力奋斗,绝不只是为了最终荣誉的加冕。

" 我也能踢 ",在这个最朴素的渴望的感召下,人们使出浑身解数,便已经是对自我价值最大的肯定。

尽力了,于是在拼搏中收获安心感、归属感。

是的,《射门》里,徐峥以 5 分钟的时间,用小小的足球打通了另一种普世情怀。

他捕捉到了那些真正能引起灵魂共鸣的瞬间:

那些情不自禁——原本各司其职的劳动者、毫不相干路人,全都是自发地参与到这场游戏中。

那些旺盛的生命力——无论在什么境遇,都难以压抑住的,对于美好与快乐的向往。

那些自由的时刻——在不断尝试射门的时候,他们破除了身份、职业的束缚,流露出了最真实的自我。

而这些,才是生命之所以蓬勃的根源。

03

所以明白了吗?徐峥想说的还是当下

很多人看完短片说感动,也正是影片与当下的情绪氛围产生了某种共振。

还记得哨声刚响起的时候吗?

足球从天而降,可滚落之处,人们往往视而不见,继续着自己匆忙的脚步。

而到了后来。

不管参与的没参与的,人们投入其中,哪怕只是喊一声加油。

这里呈现的,正是情感浓度的变化。

而这,也正是短片的难拍之处。

Sir 这几年看到过不少印象深刻的短片,几乎都是把情感放在首位来表现的,以至于短短几分钟,就能让人泪流满面。

陈可辛导演的《三分钟》。

主角是一位列车员,她服务的这趟车跑的是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线(南宁 - 哈尔滨),一趟六天。

春节期间,火车在家乡车站停站的三分钟,是她难得能和儿子相聚的时刻。

可这短短的三分钟里,她还要照看旅客,维持秩序。

就在其他返乡的乘客和亲人长久地相望、相拥时,她能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已开始倒数。

为了向妈妈表示自己一直很乖,小男孩背起了九九乘法表,可还没背完,妈妈就得上车了,两人再没有时间说一句话。

这是个原本俗套的团圆故事,却看的让人把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
妙处在于,三分钟,给这个团圆设了时限。

有节奏背起的乘法口诀,与滴答作响的秒针一起,记录着时间的流逝。

表面上,是讲团聚,实际上,拍的却是离别之痛。

还有贾樟柯导演的《一只桶》。

一个回乡探亲的年轻人即将返程,临走前,母亲给他带上了一只白色的桶。

他背着行囊辗转于各种交通工具,这只又大又沉的桶,成了个累赘。

回到城市里自己的家,桶的把手已经坏掉,可母亲密封的胶带仍粘的严严实实。

打开,先是一层厚厚的土。

往下挖一挖,原来,是家里的母鸡下的蛋。

‍ 故事也不算新颖,但妙在导演用短短几分钟拍出了在面对亲情时巨大的无法适从,以及最后的和解。

这是一份很沉的母爱,沉重到拖累了年轻人回程的步履,险些让他中途丢掉。

也是一份很旧的乡愁,旧到在城市生活愈加便捷的现在,家乡的土特产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。

可它们仍是一个人生存在世上,所能拥有的最温暖的东西。

《三分钟》《一只桶》《射门》动人,因为它们呈现了最真实的生活,最普世的情感。

底子,都是一个个鲜活、生动的人。

而《射门》这支短片,Sir 最喜欢的,其实是它的结尾。

大家你一脚,我一下,乐此不疲。

最后,足球滚到一位路过的小男孩脚下。

他丈量好距离,计算了角度,一脚射门:球进了。

紧接着,人群欢呼雀跃,为他送上祝贺。

但随后呢。

大家转身,离开,回归各自的生活,一切归于平静。

它没有书写胜利的鸡汤,也没有赞颂那定胜负的一脚。

‍‍ 就像故事突然的开始,没有前史,也没有因果那样,它的结局也是同样。

重要的,只有当下。

把握好当下,才能写好自己的故事。

这些角色们,让 Sir 想起曾在热搜、新闻里,生活中看到过的打工人。

那些因为表现优秀,戴上了兔子耳朵、袋鼠耳朵的外卖员。

那些越是到了节假日,别人休息的时候,越是繁忙的中介小哥。

还有那些虽口口声声说着想要摆烂,却还是认真工作着的普通公司白领。

他们奋斗着,努力着。

为了更高的报酬,更好的生活,也为了对得起自己。

通过自己的勤劳、专业,他们被看到,被尊重,他们定义着自己,找到心之所向,获得精神上的自由。

自由就是,在好好踢一场球后,潇洒转身,不带走一片云。

在奋斗中活出精彩,活出心安,找到自我,无论是成,或败。

是的,每一位打工人和创业者值得被看到、被关注、被尊重。

这也是短片的最终目的。

还记得贺炜的解说里是怎么称呼最终进球的小朋友的吗?

58 号球员。

这个短片,也是徐峥为 58 同城拍摄的。

他们在理念上是一致的——

关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,为所有奋斗者加油。

就像影片结尾那句话说的一样,"58 同城,愿天下有志者皆得归属。"

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会有更理想的明天。

在经济尚未完全恢复的当下。

我们或许如影片里 29 位主演一样,为了 " 射门 " 各施所长。

也或许如镜头外千千万万的打工人一样,或疲于奔命,或在找工作的路上。

但有一点,即便是前路再多崎岖再多坎坷,我们也会保持乐观,充满希望。

毕竟。

就像《**风云》里的那句歌词:

挫折与得失,都会化为力量。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编辑助理:阿莫多瓦尼雅

还不过瘾?试试它们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发表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删除

评论